在明珠和于燕的劝下,孙坚连喝三杯,药性发作,一头栽倒地上。明珠笑道:“皮子的药真灵,如果我事先没服解药就好了,也可以试试被迷倒的感觉。”于燕道:“被迷倒有什么好?再,你倒下了,鲁工匠即使出了暗室,又怎么出曹府?”

    “是啊,是啊,于姑娘,快救人。”

    于燕从兜里哪出钥匙,打开暗室,冲了进去。暗室里一片污浊气味,于燕皱了皱眉头,看到墙角处倒着一人,披头散发,面色憔悴,正是宛城工匠老鲁。于燕上前试了试鼻息,非常微弱。

    “鲁大叔,你快醒来。”于燕喊了几声,老鲁睁开眼来,看到于燕,昏花老眼一张,道:“你是于姑娘?你怎么在这里?”

    “鲁大叔,此处不宜久留,快随我们走。”

    明珠和于燕搀扶老鲁走到假山口,于燕将事先为老鲁准备好的下人衣服取出,为老鲁套好,然后低声道:“鲁大叔,打点精神,等出了后花园就安全了。”

    明珠知道后花园墙外埋伏着段营的人,因此也不敢大意。三人蹑手蹑脚来到前院。丁早就打开了大门,并套好了马车。于燕扶老鲁上了马车,明珠坐在前面,催马而去。

    宛城,因光武帝刘秀在此发迹,故影帝乡”之称。春秋初期,位于宛城以南的楚国日渐强大,先后吞并汉水流域诸国,然后在此构筑宛邑。这就是宛城的由来。由于宛城是汉时军事、政治和经济南扩的主要通道,因此,当时宛城商贸的活跃程度并不亚于京都。

    夕阳西下,一驾马车穿过城门,沿着古朴的街道来到宛城东的一处牌坊前。驾车的清秀少年一勒缰绳,望了望路边的宅院,道:“鲁大叔,是这里吗?”车帘一挑,露出一张美如仙般的脸庞。那女子朝宅院看了一眼,道:“曹大哥,这里就是丁府。”着,那女子伸手从车上搀扶下一位老者。老者虽然一脸的病态,却掩不住欣喜之色,喃喃道:“回家了,终于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不用问,这三位便是明珠、于燕和老鲁了。

    明珠和于燕搀了老鲁,朝宅院走去,里面有个丫鬟模样的人,探了探头,脆声叫道:“少爷,鲁大叔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声音过后,只见一个劲衣少年奔了出来。明珠看到那少年时,不由得一愣。原来,他正是盯。

    盯目光一扫,落到明珠脸上,愕然道:“姓曹的,你怎么来了?”于燕道:“丁大哥,是曹大哥把鲁大叔救回来的。”盯哼了一声,推开明珠,顺手搀住老鲁。显然,盯对明珠成见颇深。明珠苦笑一下,将马车拴好,跟着走进院子。

    明珠一脚踏进门槛时,身边一阵香风飘过,似乎是刚才出声的丫鬟。“奴婢去告诉许公子。”着,那丫鬟甩下一串笑声,径自去了。

    此时,大厅内快步走出一个女子,扑向老鲁,叫道:“鲁大叔,真的是你,刚刚长弓叔叔还在念叨你呢。”那声音犹如珠滚玉盘,叮当有声。明珠只觉眼前一亮,不由得细细打量此女,见此女十七八岁年纪,面如皓月,眉似远山,头上盘髻,上插着三支牙笄,左右各戴一副耳珰,纤身一动,耳珰摇摆,光晕眩目。上身穿朱红色的短袄,外罩大袖长衣,下身是一件青绿色的褶裥裙,脚下一对薄底蹑丝履,腰间佩带一把尺余长短的牛耳尖刀,整个人看上去英气逼人。与于燕相比,此女更多了几分清丽脱俗之气。

    那女子上前搀住老鲁,一瞥眼看到发呆的明珠,不由柳眉一竖,叱道:“此人是谁?”于燕道:“丁姐姐,他姓曹。”

    “姓曹,他与曹戒是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于燕犹豫了一下没有搭腔,明珠回过神来,正巧听到佳人询问,忙抱手道:“曹戒乃曹某族长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,你是曹贼之后。”

    那女子杏目圆睁,突然从腰间抽出短刀,飞身朝明珠削来。

    第711章误会

    数丈距离,眨眼即至。明珠做梦也没想到此女会起杀心,她一俯头,刀锋掠过,头皮发凉,空中飘浮着几缕青丝。明珠倒退几步,叫道:“姑娘,曹某可与你有仇?”

    “那曹戒等一干宦官残害太学士,将长弓叔叔逼得四处流亡,无家可归,你既是曹贼之后,岂能容你。”

    唉,又是曹戒。明珠苦笑一下,自己这才穿越,本意是找一个有着血光之灾的少年,吃些苦头,最好被人杀了。没想到,有了曹公子这个身份后,还真的血光不断。

    明珠叫道:“姑娘且慢,曹某此次前来,正是要为张大人申冤。”

    “住口,狗贼休再胡言乱语,看刀。”

    话间,那女子又是一刀削来。明珠慌忙逃奔到于燕身后,叫道:“于姑娘,救我。”于燕拦住女子,道:“丁姐姐,曹大哥此来的确是帮张大饶,何况若非是他,妹根本就救不出鲁大叔。”

    那女子脚下一顿,剑尖依然指向明珠,脸上怒气笼罩,胸脯不停地起伏。老鲁道:“丁丫头,于丫头的不假,曹公子对老鲁有恩,你就放过他吧。”

    那姓丁的女子兀自紧握短刃不肯收手。这时,一声叹息从大厅内传来,只见一个身穿长袍的老者走了出来,那老者五旬开外,面孔消瘦,形色清秀,目望明珠,拂须道:“哥是曹戒的什么人?”明珠抱手道:“不孝曾孙明珠,敢问先生莫非便是张见张大人吗?”老者怆然道:“老夫正是张见,没想到老夫蛰伏于此,隐姓化名,还是被外人所知,曹朋友,你刚才要帮助老夫?”那姓丁的女子道:“长弓叔叔,你不要听他胡言乱语。”张见道:“丁姑娘,既然老夫已被外人所知,从今以后,这长弓的化名就不必用了,来来来,曹朋友,老夫给你介绍一下。”

    张见虽然备受朝廷打击,却仍保存一身雅士风度,通过介绍,明珠才知道那女子名叫丁玉瑛,乃盯的妹妹,这处宅院原本就是丁家兄妹的。张见虽然化名藏身,但宛城百姓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,那日曹安前来调查,宛城百姓告知张见,盯担心张见的安全,就将他接到自家府上。盯兄妹虽然自喜欢舞枪弄剑,却对文士张见颇为尊重,两人将张见视为亲生叔父一般照顾,刚才奔出去的丫鬟名叫刘家妹,是一位孤儿,几年前被丁玉瑛带回府上,留在身边。

    丁玉瑛见张见发话,只好压下胸中怒火,眼看着明珠被张见请到大厅。落座后,明珠这才将来意明。

    “张大人,侄奉曾祖父之命,特来迎接大人入京,侯缆已被关押在廷尉府,只等大人指证后判罚,曾祖父几次对侄言及大人,对大人含冤之事悔恨不已,希望大人早日进京,将罪魁祸首侯缆绳之以法。”

    “唉,往事已逝,老夫已经淡忘了,曹公公好意心领,哥回去后可如实告知,就张见乃一介草民,不敢再涉足朝廷大事,至于侯缆的下场,上会做出安排的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侄听曾祖父,如果你不前往,侯缆死不心甘。”

    “看来侯缆是认定老夫已死在逃亡途中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侯缆正是此意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容老夫考虑一下再行答复可好?”

    “无妨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只听外面有个雷鸣般的声音道:“长弓叔叔,鲁大叔真的回来了吗?”

    一魁伟少年一阵风般奔到众人面前。少年后面还紧着一女,正是刚刚出去的丫鬟刘家妹。明珠一见那少年,不由脸变。原来,少年便是于燕的师兄许昭。许昭双目一扫,看到了老鲁,过去抓住老鲁的胳膊,哈哈大笑:“鲁大叔,你可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老鲁皱着眉头道:“许子,你这般手劲,再抓下去,怕是老鲁的胳膊要废了。”许昭忙缩了手,向张见一抱手,道:“常大叔,侄正在寻思如何搭救鲁大叔呢,这下好了。”

    明珠见许昭虽是浑人,和张见话时,却是一脸恭敬之色,可见张见此人在民间的威信。

    张见微微一笑,道:“此事多亏于丫头和曹哥啊。”许昭这才走向于燕,道:“师妹,你又立了一功,爹爹要是知道了,肯定会奖赏你。”老鲁插口道:“许子,你千万别把老鲁回来的消息告诉许生,他若知道,还不让老鲁快马加鞭地赶到会稽郡,老鲁怕是还没见到你爹爹,这身骨头架子便散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大笑。

(快捷键 ←)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(快捷键 →)

加入书架书签 | 推荐本书 | 打开书架 | 返回书页 | 返回书目